今天,是我全脱产抗疫的第27天,外出核酸采样的第36天。
一个多月来,上海疫情牵动着很多人的心。每天增长的数据,就像一只无形的黑色巨手,紧紧扼住人们的喉咙叫人喘不过气来,也让全国人民的心为之牵动。
有人说,上海这一个多月,每天不是在做核酸、抢菜的路上,就是等报告、等菜的途中,每天网络上各种信息,看得人焦虑又心忧。
而对我来说,每天有赶不完的小区,做不完的核酸。每次回到酒店,就想着能多睡一会,养足精神。
01
天未破晓,晨曦未至,此刻,城市一如往常的安静。环顾车内,小伙伴们精疲力尽,似睡非睡的闭着眼镜,仿佛进入了梦乡。
而我,此刻却异常清醒,刚刚灯光下,一个孤独的小身影,穿着防护服,独自一个人走向转运车的时候,让我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酸楚,泪流满面。
多少次在新闻中、手机上看到这样的故事,没想到今天就真实的发生在眼前。
下午17点32分,我们再次接到调度中心的电话,今天晚上临时增加核酸采样任务,18点大巴准时出发。
看着旁边疲惫不堪,还在睡梦中的小A,我忽然不忍心叫醒她。这些天,不分白日黑夜,24小时待命,从早上到下午,从晚上到凌晨,回到酒店休息的时间,屈指可数。而她,还是刚工作2年多的00后。
我悄悄下床,轻轻关上卫生间,简单的洗漱着。
17点45分,离18点还有15分钟,已经能听到走廊里多起来的脚步声,我知道马上要集合了。
叫醒小A后,我迅速整理着刚拿来的两套防护服,做着最后换装的准备。
17点52分,我们准时防护完毕,来到酒店停车场的集合点,看到了已经等候的大巴车。和领队打过招呼后,我们直接上车。在车上,我们每个人微笑点头示意,仿佛都在留着最后的力气,面对这即将开始的夜战。
黄昏的上海,春光明媚。大巴行驶在宽阔的马路上,路边一颗颗整齐的樱花仿佛列兵一样,目送着一批又一批出征的人们。
阳春三月,本是万物生长、鸟语花香的美好季节。如今,对于我们来说,好像还圈浸在寒冬之中,似乎每个人都在等待疫情散去,相约三两好友,出门肆意狂欢,尽情享受着2022年春日的余光,重启一个春天。
我拿出手机,看着今天4月10日的上海发布,莫名的揪心,又是一天高增长的数据。这疫情何时才能迎来拐点?我们何时才能回归到正常的生活中?
不知不觉间,大脑中又浮现了前天夜里,在马路边等车时,很多同事瘫坐在马路上,昏黄的灯光下,拉出长长身影的画面,我的眼角忍不住再次湿润起来。
他们有的还是00后,父母的心头宝,可能从来没有吃过人生的一点苦;有的同事,孩子还不满3岁,强忍着和孩子分离的苦痛,却依然每天坚持在抗疫一线。从她每天中午吃饭时间和孩子短暂视频的表情中,我能感受到那种为人父母的柔情和内心中更多的无奈和忍痛。
23天来,尤其是上海分区域静态化管理以来,不管刮风下雨,还是节节攀升的气温下,每天早出晚归,让每个人疲惫不堪、神经紧绷,咬紧牙齿坚持再坚持。
02
18点12分,大巴驶进临时指挥部,所有人将在这里领取任务单和采样装备。今天依旧是封控小区的户采工作。我和小A一组,负责4栋密接楼栋162户,大约565人次的核酸采样工作。
在经历了20多天30多次的核酸采样磨炼后,我也早褪去了初次上阵的恐惧和焦虑。拿到任务单后,我和小A相视一笑,仿佛在传递着今天的任务小意思。
在志愿者的带领下,我们前往采样小区。这是个中大型小区,人数大约在3000人左右,也是我们的老任务点。
19点25分,天色早已经暗淡下来,小区大门的空地上摆满了运来的蔬菜,志愿者们正在紧张的整理分包。在我的印象中,从我来的第一天小区就是全封闭管理,至今应该有20多天了吧。你们都还好吗?
在志愿者的带领下,我们换乘了“实用牌”流动三轮采样车,一张桌子,两把椅子,一只手电筒和采样工具直奔封控15号楼。
车子电机沙沙的声音伴着微风吹过,小区的樱花树摇曳着身姿,洒下朵朵花瓣,仿佛在诉说着春的故事。每当樱花盛开的时候,我总是喜欢用手机拍一张这烂漫的春光。
15号楼前,早有楼道组长和志愿者们等候。为了更快的采集,我和小A、志愿者们分工明确,我一手拿着手电筒,一手拿着棉签,快速取样,小A负责样品入管,封管,志愿者们负责扫码和通知大家分时段下来。
15号楼的采样还算顺利,大家依次下楼,秩序井然。完全没有往日采样的拥挤,经历了这么久,大家都已经习惯刻意保持着一定的安全距离。
我们也严格按照采样的标准流程,每采集一个人,消毒一次双手,尽**可能的一次性取样鼻咽拭子,减少居民的采样时间。
“请把嘴张大”“头抬高”、“小朋友好勇敢......”每次核酸采样,我们都重复着同样的话语,重复同样的动作,三栋楼下来,手臂酸痛,嗓子沙哑,但每当看到大家排队期盼的眼神,听到小朋友一句“谢谢阿姨”,我们又瞬间满血复活,我们能为守护这座城市健康做出各自贡献,内心倍感自豪。
最令我难忘的是,有一位小男孩采集完毕后,突然后退一步,工整的想我敬了个少先队礼说:“姐姐你辛苦了!致敬大白,致敬最可爱的人!”
顿时,我内心百感交集,沙哑着说,“谢谢小朋友,不辛苦”,看着他离开的背影,我顿时觉得我又充满了干劲!
当采完500多人时,胳膊和手腕酸的好几次都抬不起来,这时,一位老阿姨颤颤巍巍的走过来,看了看我发抖的手说:“姑娘,歇会吧,不着急,我们等你。”简单的一句话,瞬间一股暖流从眼眶挤出……
还有几个国际友人,他们身材高大,为了方便采样就扎马步式的半蹲,采完样后,用不太流利的汉语说,“谢谢你们”,并竖起大拇指。看到这些暖心的肯定,真诚的谢语,顿时感觉再累都值得。。
由于大家的默契配合,今天采样效率很高,我和小A脱下防护服,打包完医废消杀后,汇报提交了采样试管后,有气无力的走到了和同事们约定的小区门口集合点。
出来的时候,已经有同事在集合点等待了,大家瘫坐在地上,三三两两相互依靠着,透过泛黄的路灯,拉出一条条长长的背影。
不远处,120闪烁的灯光格外的刺眼,不断的驶向小区。在采样的时候,听到志愿者的议论,今天小区还有2个感染者需要转运。
不一会儿,几个大白走向了120,随着身影越来越近,我在人群中发现了一个摇摇晃晃的小身影。衬托着大大的防护服,一切都感觉极不对称。
小身影的旁边,大人带着大大的行李箱,边走边搀扶着孩子,艰难的靠近转运车,这是我最不愿见到的一幕。
以前,时常在朋友圈、新闻中看到这样的场景,没想到今天就发生在眼前。多小的孩子呀,可能都还没有上幼儿园,又或是根本不知道什么是疫情。我们真心希望,疫情早日散去,孩子们都能早日回家。
03
晚上11点多,回到酒店的时候,小A简单的洗漱后,倒头就睡,而我依然困意全无,想着这些天的经历和刚才的一幕幕,一时间,脑子里涌现万千思绪。
“我想回家”,不知道是幻觉还是小A的梦话,只见她抿了抿嘴,清秀的面庞映衬着几道勒痕,格外的清晰。
我忍不住拿起脱下手套后肿胀不已的双手,摸摸自己额头、鼻梁上的压痕,仿佛又回到了那个29°的气温下,顿时心有余悸。
我不禁在想:疫情面前,我们到底靠什么在坚持?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不怕危险,尤其是武汉疫情刚爆发的时候,纷纷报名请战,热血沸腾。
我想应该是责任,是信念给我们的力量吧!作为一名医护人员,一名共产党员,我感觉有责任和担当挺身而出。害怕是人的本性,但当真正融入,有过经历之后,我们会发现一切都理所当然,一切都刚刚好。
习主席说,人民有信仰,国家有力量,民族有希望。我想这就是千千万万,各行各业,尤其是万众一心抗击疫情,奋进中的中国人最真实写照吧。
最近,我们常聊起一个话题:抗疫这么久,有没有什么愿望?有没有收获?疫情结束后,最想做什么?
大家的意见出齐的一致,都希望疫情早日清零,每个人都能步入正常的生活中。在谈到收获时,小A说,这些天,让她成长很多,每日变的是往来的人群,不变的是早已融化在心里的义无反顾和甘愿奉献。这次随队出征,我们经历了太多的不容易和心灵洗礼,也让小A深刻理解了平凡的坚持即是英雄。
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,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。对于我们来说,疫情不仅让我们成长,看到一批又一批敢担当、敢作为、各行各业的人民英雄。大家无畏、无悔,默默为抗疫工作出力、奉献。同时也给我们每一个人**的启示:珍惜当下,不负每一天。
道阻且长,行则将至,行而不辍,未来可期。
我坚信,这么多天,疫情之下的我们,早已拧成一股绳,牢牢的把疫情捆绑在角落里。
我坚信,在强大祖国的坚强后盾下,在全国各省市、各族人民的支援和帮助下,在上海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、医务人员、一线人员、志愿者们的坚守和奉献下,新冠疫情终究过去。
而魔都,我坚信,必将更加强大!